《叨叨令》古诗词素材

  • 《叨叨令》古诗词素材

叨叨令相关作文:《叨叨令》古诗词素材范文内容如下:

周文质(1285—1344),字促彬,祖籍建德(今属浙江)人,后定居杭州。与钟嗣成交友二十余年,过从甚密。

《叨叨令·自叹》是元代文学家周文质的作品,选入《元曲三百首》。本篇的“自叹”与前篇不同,是感叹一段伤心的罗曼史。抒写了相思的寂寞和感叹岁月流逝的惆怅。

叨叨令

叨叨令

原文

去年今日题诗处,佳人才子相逢处。世间多少伤心处,人面不知归何处。望不见也末哥①,望不见也末哥,绿窗空对花深处。

注释

①也末哥:语尾助词无义。

翻译

去年的今天,我题下了多情的诗章,正是在这里,我相会了美丽的姑娘。这世界有多少场所,令人伤心断肠,那去年相对的美人,不知如今去了何方?我一遍遍地寻觅,却一回回地失望。只见一丛丛花朵,空对着她居住过的绿窗。

赏析

本篇的“自叹”与前篇不同。是感叹一段伤心的罗曼史。全曲的措辞和格调,很容易使人想起唐代崔护的《题都城南庄》:“去年今日此门中,人面桃花相映红。人面不知何处去,桃花依旧笑春风。”崔护的吟作,相传是他在清明日独游城南,见一村居花木丛萃,而寂若无人。他口渴敲门求饮,有女子持杯水满足了他的愿望,而且脉脉含情送至门外。但等到崔护来年清明再游旧地,庄门已紧闭无人,只得快快地题诗而回。曲作者的故事未必与之全同,但也无疑是一场男女间的邂逅相逢。“佳人才子”,两情暗通,诗人还当场为她留下了诗作,这种爱情在封建礼教森严的社会中当然是不会开花结果的。一年以后重游的扑空,不仅增重了相思的寂寞,还添加了一重岁月流逝的惆怅。这首曲将这种种感受表现得极为真切。

起首两句,从回忆写起。时间是“去年今日”,地点即在作者此番作曲自叹的处所。这处所是去年的“题诗处”,也是邂逅佳人的“相逢处”,相逢后即题诗相赠,可见两人一见倾心,且已互表了相慕之意。点明“去年今日”,见出诗人的念念不忘,同时也是通过崔护“去年今日此门中”成句的影响力,来隐表出这一回忆令人伤情的悲剧性。强调“佳人才子”,则是因为非佳人则不足以伤情,而非才子则不深于伤情。事物越是美好,其毁灭也就越是撼动人心。两美相逢而不能天从人愿,这样的结局就倍加残酷。这两句虽是平平叙出,却已使读者预见了下文的阴云。

“世间多少伤心处”,点出了“伤心”的字面。这一句是从回忆向现实的过渡,它宕开至“世间”,却实将前文的“题诗处”、“相逢处”置于“伤心处”的中心地位。果然,下句揭出了“伤心”的缘由―“人面不知归何处”。这句几乎就是崔护《题都城南庄》诗句的迄用,不同的是这一个“归”字。若从“归家”的意义上说,则相逢的“佳人”也非居住此地,要再找到她就比崔护的那位南庄女子更为困难。而“归”字对于古代女子来说,还有“出嫁”的一义。诗人本意若出于此,那就名花有主,更使人有“从此萧郎是路人”之叹了。

五六两句重复,是〔叨叨令〕格律的要求。在这首曲中,恰恰起到了一往情深与热肠百结的示现作用,这是单用一句“望不见也末哥”所无法实现的。末句是“望”的目标,也是“题诗处”、“相逢处”的具体所在。“绿窗”在古代诗文中多指闺阁的窗户,“花深处”则点现出春节,并使人联想起崔护诗中的“桃花依旧笑春风”。这一句妙就妙在以丽景写深愁,戛然结止,而使人惆怅不已口明沈义父所谓“含有余不尽之意,以景结情最好”(((乐府指迷》),就是指这样的情形。

本篇与前篇一样,也是使用同一字作韵脚的“独木桥体”。本曲同用的是一“处”字,它恰代表了作者的感情空间,显示了作者的留连的寻觅。可以看出,尽管两作的内容不同,这种韵脚上的叠同都产生了一种回肠荡气的韵味,更加见出“自叹”的回环不已。

周文质(1285—1344),字促彬,祖籍建德(今属浙江)人,后定居杭州。与钟嗣成交友二十余年,过从甚密。《录鬼簿》谓其“体貌清癯,学问渊博,资性工巧,文笔新奇。家世儒业,俯就路史。善丹青,能歌舞,明曲调,谐音律,性尚豪侠,好事敬客”。《太和正音谱》称其词“如平原隼”。散曲存小令43首。套数五套。

《叨叨令》古诗词素材内容来源于网络,剑花作文网仅作公益范文演示,版权归《叨叨令》古诗词素材原作者所有,如有不妥,请联系站长删除处理


本文链接:https://www.jianhua.org/zuowensucai/8895.html

《《叨叨令》古诗词素材.doc》
《《叨叨令》古诗词素材.doc》
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,方便收藏和打印
推荐度: 推荐评星1星 推荐评星2星 推荐评星3星 推荐评星4星 推荐评星5星
下载文档《《叨叨令》古诗词素材.doc》
点击下载文档

文档为doc格式